
发布日期:2025-08-13 21:22 点击次数:86
炒股配资
82岁的糖尿病患者张桂岚展示手机里收藏的“降糖妙招”视频,其中混杂着“停胰岛素喝野菜汁”的危险建议。“‘网红医生’的建议不妨试一试,况且点赞这么多应该靠谱。”张桂岚的想法折射出许多人对于医疗科普的认知困境。
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发布《关于规范“自媒体”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》(下称《通知》),要求平台进一步完善账号资质认证工作,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内容及变相广告。数据显示,全国92.1%的网络视听观众曾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,如何判断发布者是否具备资质、内容是否真实可信?您可依据下图所列几点来进行筛选。(相关报道见03版)
看资质是否专业对口
这里是认证信息展示区
点击后可查看医生的资质信息
《通知》要求:
平台认证医疗自媒体时,要对从业人员(医师、护士、公卫人员等)分类核查资质并在显著位置强化展示。
提醒
专业背景、执业范围、就职单位等一目了然。
若博主不具备这些资质,却自称临床医生或外科医生“跨界”谈内科、口腔、皮肤性病,那您就要对内容的权威性、专业性打个问号了。
要警惕变相发布广告
《通知》要求:
平台应明确告知医疗自媒体不得变相发布医疗、药品、医疗器械、保健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。
提醒
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的视频中及其评论页面,出现了相关商品的经营者联系方式、购物链接等内容,那您得注意了,这段科普视频可能为了卖东西而夸大其词。
看直播医生本人必须出镜
《通知》要求:
从严管控认证账号直播时认证医生本人不出镜、将用户引流至社交平台或无医疗认证资质账号进行互动、交易等行为。
提醒
非本人直播的账号极有可能由第三方机构运营,医生只负责提供资质,目的是引流至其他平台进行医疗服务。
这种账号不仅内容不可信,后续出现医疗纠纷也难以追责。
看标注内容皆有出处
《通知》要求:
医疗科普内容需严格标注信息来源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。不得恶意编造、散布虚假信息,不得随意拼接发布不准确信息。
提醒
部分医生会引用旧事旧闻资料画面或使用摆拍视频、AI生成视频,甚至故意用这种方式吸引眼球。
若您关注的医生说的每句话都附有文献佐证,使用的每段视频都说明了来源,那大概率是靠谱医生。
>>相关数据
全国10.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
每10个人中就有9.2个曾通过短视频接触健康科普
其中63%已养成定期关注健康科普账号的使用习惯
注:数据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与数据科学实验室等机构完成的《数智时代中国医生健康科普评价报告》(第二期)炒股配资
Powered by 联华证券_券商股票配资_证券公司配资门槛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